♀1. 除非孩子请求帮助,否则,过程中不干预。
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不要在一旁盯着指指点点,让孩子独自去经历这个过程。哪怕经历浪费和懈怠,都是自我成长必然经历的部分。
2. 孩子完成任务后,再进行检查,给予反馈。
♀比如说给出具体的建议。不要批评说:“你看你书写一点都不认真。”而要说:“你看这几个字写得不错,下次多像这样写字。”或者说:“如果你写字的时候慢一点,写端正,老师看了就很赏心悦目。你觉得呢?”
孩子是不是听你的意见,无所谓。实际上,孩子哪怕对抗你,实际上他也听到了,并且产生了影响。只是他不想这么快地应和你,人都是有自尊心的。
3. 教会孩子使用计时器,尤其是倒计时器。
最好是闹钟和倒计时器综合使用。时间管理最好的办法,是让时间变得可见,可视化。有时候要忘记时间,比如攻克难题的时候;有时候时间很重要,比如要完成计算自动化。
4. 以周、月、学期为单位,将孩子的发展成果数据化。
比如绘制曲线图等。同时,告诉孩子,这些数据不重要,只是作为参照。这是一种元认知策略。比如一开始,可能20分钟,只能做到把2个字分别写10遍,画圈的字有4个;一个月以后,这个数据就翻了一翻。
阅读也可以数据化,可视化。孩子是一定会进步的,可视化增强了孩子的信心,也增强了家长的信心。
5. 阶段性复盘。
包括对时间管理、作业速度、书写质量、答题技巧、阅读策略等。顶多以周为单位,最好以月为单位。也可以打印一些相关的策略给孩子自己看,这在中学最有效。这些技巧策略,可以通过知乎网站整理筛选。
6. 利用社交场景施加软压力。
比如,将孩子的学习计划、学习成果,汇报给老师(报喜不报忧)。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和赞赏,可以让孩子有必须表现好的压力。多在亲戚朋友面前夸自己的孩子,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可以鼓励孩子与孩子之间相互学习,分享经验。诸如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