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普插件库

jQuery插件大全与特效教程

易道昆仑:从文字的优劣看西方衰落

.

从文字的优劣看西方衰落

来源:大昆仑微公号;作者:易道昆仑


本期观点:西方文盲率普遍偏高,乃至如今“发达国家约50%的成年人无法读懂简单的句子”,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字母文字的缺陷。当未来当知识越来越多之后,西方文盲数量大概率还会进一步升高,与之对应的是西方将越来越衰落。

核心提要:西方字母无法克服的缺陷决定了凡是以非表意文字作为文明载体的文明史,皆不可能传承数干年而不消亡。故,以表意汉字为载体而传承下来的中华文明,能历经五千年的历史传承而从未中断过,并且充满了活力。

★从最近网上流传一份以“教育程度排名”看,包括西化的西方国家理应文盲率极低、人均素质非常高才对。与之对等的是中国文盲率应该很高。然而,各项统计让人惊掉了下巴,2022年中国文盲率却仅3%。

★西方文盲数量惊人:谈及“文盲”,相信很多人都以为这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文盲率理应很低,但事实却让人惊讶,西方文盲情况超出我们的想象。

★2015年,英国金融时报刊文《美国的阅读问题》,其中援引美国教育部调查:“14%的成年人(约3200万人)无法正常阅读,19%的高中毕业生不识字,21%的人阅读能力低于五年级要求的水平......近几十年来,美国文盲率一直非常稳定。”

★2020年,美国老牌期刊“Library Journal”文章《美国的扫盲问题有多严重?》中指出:“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数据,美国21%的成年人(约4300万)属于文盲或功能性文盲。”

★英国一份调查说,英国有多达800万的成人几乎是文盲,要知道英国总人口才6800多万。前些年,世界扫盲基金会调查表明,20%英国成年人都有读写困难。

★2020年,加拿大广播公司报道,近一半的加拿大人存在读写障碍。2023年,国际经合组织教育机构负责人警告“澳洲青少年文盲数量即将突破100万人”!其他西方国家也没有好到哪里,大致情况见下——

★2022年,法国调查报告显示:在16至25岁(学习能力最强的年龄段)的法国籍年轻人中,超10%有阅读障碍。法国教育家克莱福尔指出,15%有困难,大概5%完全无法正常阅读,“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一直如此”。

★2019年,环球网文章标题为《德国半文盲有多少? 调查:大约有620万成年人(几乎不能读、写德语)》,德国调查统计的年龄为18至64岁之间。如今,德国总人口为8448.2万人,620万成年人的数量,占成年人口应该多少?

★2019年,参考消息网转载日本时报的《发达国家居然有这么多人缺乏这样一项基本能力》中调查显示:16至65岁的日本受访者中,约三分之一无法理解基本的日语。笔者此前写过相关文章,日本文盲飙升的原因,在于日语中的“西洋语”上升、汉语减少。

★日本时报的这篇文章中还指出:为了探究欧洲失业率上升的原因,国际成人能力评估项目针对24个经合组织国家约15.7万名16至65岁的成年人,结论是“发达国家约50%的成年人无法读懂简单的句子”。

★上述不是单个国家文盲情况,而是西方普遍现象,显然就不是调查偏差可以解释,只能说明西方文盲率的确很高,且已高到超出我们的想象。

★讽刺的是,西方文盲如此之多,却在全球受教育程度排名中名列前茅,那么这种排名还有多少意义?难道不该反思一下吗?中西文盲率的背后是文字的优劣!这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文盲率仅3%,西方文盲率普遍10%以上,甚至“发达国家约50%的成年人无法读懂简单的句子”,那么造成中西方文盲率如此反差的原因何在?

★笔者翻阅不少文章,对此主要解释为“快乐教育的后遗症”,即西方快乐教育导致文盲率上升,这种开脱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

★上世纪90年代美国才兴起快乐教育,1950年美国文盲率已接近10%,已经不算低了,这显然与快乐教育无关!

★况且,1950年时美国总人口1.52亿、其中黑人1510万,美国黑人在1954年才通过“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后获得了教育权,那么这个10%的文盲率有没有统计美国黑人情况?如果当时美国没有统计黑人,那么美国实际文盲率可能远超过10%。

★1982年,法国社会事务部和全国团结部报告指出,15%是文盲,60%阅读困难,25%能顺利阅读法文,于是此后进行大规模扫盲。与上述如今法国数据对比,扫盲效果的确显著,但文盲率依然较高,且“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一直如此”。

★可见,放任的快乐教育应该会提升文盲率,但不能把“锅”全部推给快乐教育。因为快乐教育之前,西方文盲数量依然很高。而且,西方各国快乐教育程度不同,但文盲率普遍居高,这说明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原因导致西方文盲率高?这个应与西方字母文字的缺陷有关。与西方字母文字系统相比,我们的文字系统更友好、更适用、更易于避免沦为文盲。

★所谓中国“文字”,其实是“文”与“字”的合体的表意之文字。比如日、月、山、水、牛、羊等是象形字。数量虽然稀少,却属于核心汉字。

★《说文解字》六书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前面四种指的是汉字的形体结构,后面两种指的是使用方法。

★但老夫认为,汉字造字方法可归纳为八个字:依类象形,相生为字。六书可归纳为三句话:象形要会意,指事要假借,谐声要转注。(详见《汉字文化·汉字六书之说析疑》1997年第3期)

★可见,表意为主的汉字系统的核心,其实是象形与指事,而这两种文字一般比较简单,可以轻松就被人掌握,甚至有些字就是抽象些的图,看图即可知意,一通而百会。

★而掌握了象形与指事,其他的会意、形声其实就不难了。总得来说,常用汉字系统犹如一张连接的网,彼此关联性极强,自然容易学习,所以中国学生的语文成绩总体都还行。

★与之不同的是表音文字,比如英语虽然有些词根,但总体来说单词之间关联性不强,比如英语牛、牛排、牛奶、牛肉就缺乏关联性,很不利于掌握与运用。

★总得来说,字母文字的单词之间,犹如一座座不怎么联系的孤岛,想要掌握,往往只能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记忆,如此自然比中国更容易出现文盲。

★更为重要的是,在社会变动不大的古代社会,字母文字还能应对,但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面对新事物的不断涌现,字母文字只能不停创造新词,比如英语单词如今早已超过百万,但汉字只要找到适合的文字组合一下即可。

★因此,面对不断增多的单词数量,而人的记忆力有限,普通人尤其难以掌握一些专业单词,于是很多人就被动性的沦为时代文盲,这也是西方反智盛行的原因之一。

★面对文盲不断飙升,日本网友警告称将出现“知识末日”,而这一点显然在西方也存在。因此,笔者真心建议,西方国家最好还是考虑推广汉字,应勇于追求真理,就像中国近现代学习西方科技一样。

★从历史上看,西方字母文字形成的历史较短,由于字母文字是单一的表音文字,没有像汉字那样触类旁通,一通百会的能力。故,凡是以字母文字为载体的西方文明史,皆不可能传承千年而不消亡。

★所以,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使用表意文字的中国文明传承了五千年而从未断代过和消亡过。而其他文明的断代和消亡却是一种常态。

★例如,非表意文字的苏美尔的泥版楔形文字早就失传了,非表意文字的埃及象形文字同样也早已失传了,印度的巴利文和梵文已沦为濒临灭绝的小语种文字。

★那么,非表意文字的西方字母文字的断代和消亡只是早晚的事。例如,现今的英国人己看不懂400年前莎士比亚时代的文学作品,再过400年的英国人,也同样看不懂现在的英国文学作品。

★例如,一般中国人一生只须认得3000个汉字就足够了,阅读各种书籍毫无困难。但一个英国人须认得一万七千个英语单词,一个英国大学毕业生一般须识得两万个英语单词。而且这些单词,只是指单词的基本形式,不包含专业术语单词。

★而现今的十四亿中国人,只要有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读1800年前的唐代诗歌朗朗上口,就连读2500年前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古籍都毫无违和感,这对于使用表音文字的西方民族来说,绝对是不可想像的。

★一个民族文明的传承,全在于文字的优劣!汉字的优势是如此明显,如此伟大。生为中国人,都应为使用汉字而骄傲,而自豪!故,汉字在,则中国在、世界序;汉字亡,则中国亡、世界乱;汉字兴,则中华兴、世界兴!!!



.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