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阀咔哒一声,A液进罐的声音像在倒计时。
30秒后B液阀门又被戳了一下,节奏跟切歌似的,这就是PLC干的事:比人守时还冷血。
为什么很多产线还在拿继电器搭梯子逻辑?
一个 MOVE指令能省掉半页梯形图,省下的不止是时间,还有老板骂人的分贝。
MOVE 就像 CTRL+C/CTRL+V,把1、2、3、4、5这些“步序值”往 MB1里一贴,机器立刻知道自己该蹦到第几步,再也不用猜谜。
液罐里的故事其实不复杂:
- 步值1:A阀开——水位抬到低位探头,立刻 MOVE 2。
- 步值2:等30秒,TON 定时器绿灯亮起,MOVE 3。
- 步值3:B阀开——高液位探头给信号,MOVE 4。
- 步值4:搅拌2分钟,定时器再次出马,MOVE 5。
- 步值5:出料阀开1分钟——计时器归零,MOVE 0,整套动作关灯下班。
比较指令 CMP 就是裁判,MB1 现在是几,它就盯谁家线圈亮起。
逻辑比老电工的脑回路简单,出错概率比螺丝掉地还低。
有人担心急停:拍下红蘑菇,PLC 马上让全部输出 OFF,罐子停得干脆。
别担心物料凝固——程序里偷偷把剩余时间存在断电保持寄存器里,下一次按启动还能从断点续命,像极了视频网站的断点续播。
现场调试最怕什么?
探头被泡沫骗到,液位其实没满。
老办法是两个探头一起做“与”逻辑,新办法是给 CMP再加一个条件:流量计累计值够不够?
双重保险,省得半夜被叫回车间陪机器熬夜。
维护小哥最怕改程序。
把步序值换成有意义的 ENUM:1 = FillA,2 = Delay,3 =FillB……打印出的监控表比菜单还清楚,换班的人扫一眼就知道罐子卡在哪道菜上。
隔壁制药厂玩得更高级:MOVE 指令把配方号也塞进寄存器,PLC读条码枪扫来的批次,自动匹配搅拌时间和温度曲线。
万一原料换供应商,系统秒换参数,不用电工再抱着电脑蹲现场。
GMP 审计来了,也能掏出曲线图甩桌上,审计员挑不出毛病。
有人总爱比谁的语句写得花哨,其实老板只看灯是不是按节奏闪。
用最笨的指令干最快的活,MOVE+CMP这对傻大黑粗的老哥俩,反而成了最会加班的工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