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做科研、医学、生物信息或者基因组研究的人,应该对 GEO 数据库这个名字不陌生。但很多人都会卡在这一步:
数据都找到了,接下来怎么分析?
GEO 数据那么庞大,怎么提取出真正有价值的结果?
什么是差异表达?怎么用 R 做热图?要不要跑 GO 富集?
这些问题,看似是“专业术语”,其实换个方式说就简单了:
我们已经有一堆原始数据,
接下来要把它变成有用的图、结论和启发,
这就需要一套“组学分析”流程。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讲清楚:
GEO 数据库到底是什么?能干嘛?
如何下载、整理、清洗 GEO 数据?
组学分析到底怎么做?包括哪些步骤?
不会编程也能搞定差异基因和富集分析吗?
不卖关子,直接开始!
一、GEO数据库是个啥?为什么值得你花时间研究?
GEO,全称是 Gene Expression Omnibus,是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维护的一个公共数据库。
它主要干两件事:
存储各种基因表达的数据(microarray、RNA-Seq、ChIP-Seq、miRNA 等等)
提供接口让你免费下载这些数据去二次分析、验证你的研究假设
你可以简单理解成:
GEO 是个“别人做实验,你拿数据”的数据库。
里面的样本来自全世界的实验室,有不同疾病、不同组织、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样本,只要你会找、会用,几乎可以免费拿到任何你想研究的基因表达数据。
二、组学分析的目标是啥?不是看数据,是要讲故事!
很多人下载了数据,却不知道该干嘛。
其实最核心的问题是:你想回答什么问题?
举几个例子:
哪些基因在癌症组织 vs 正常组织中差异表达?
药物处理前后,有哪些通路被激活或抑制?
这组数据中,有没有隐藏的亚型或聚类关系?
这背后的本质就是:
从一堆基因表达量中,挖出规律、找出机制、生成假设。
这也是“组学分析”的核心目的。
三、GEO数据库数据怎么下?新手也能搞定的方式
以一个实际数据集为例:GSE42872(乳腺癌相关)
第一步:找到你要的数据集
去 GEO 官网:
https://www.ncbi.nlm.nih.gov/geo/
在搜索框输入你感兴趣的关键词,比如:
“breast cancer”
“GSE1000” (如果你已有数据编号)
找到符合你研究方向的数据集,进入页面。
第二步:下载原始数据或处理数据
GEO 通常会提供几种文件格式:
Series Matrix File:预处理后的表达矩阵(推荐新手用这个)
Supplementary files:包含原始CEL文件或fastq序列等(适合会用R/BioC或云平台的用户)
建议你:
如果你不打算从头跑 RNA-seq 流程,直接下 “Series Matrix” 文件即可,它已经是表达矩阵了!
四、正式开始组学分析!5大步骤,每一步都讲明白
接下来就是我们今天的重点了:如何对下载的数据做完整的组学分析?
步骤1:整理和标准化表达数据
常用工具:Excel、R、Python、GraphPad(看个人习惯)
去掉空值或非基因数据(比如标题、说明行)
如果是探针 ID,要转成基因名(可以用平台 GPL 文件)
多个样本按列排列,行是基因,数值是表达量
小贴士: 如果你下的是芯片数据,通常已经做过归一化;RNA-Seq 的话要注意 TPM/FPKM 转换。
步骤2:做差异分析,找出“变异最大”的基因
常用工具:R 中的 limma 包 或 DESeq2 包
你可以设定条件,比如:
找出肿瘤 vs 正常样本中表达差异最大的前100个基因。
差异筛选的标准一般是:
Log2FoldChange > 1 或 < -1
P值或FDR < 0.05
这样你就得到了一个差异表达基因列表,简称 DEG。
步骤3:做富集分析(GO、KEGG)看看这些基因在搞啥事儿
拿着刚刚筛出来的差异基因,我们可以用它去做:
GO 富集(看这些基因在哪些生物过程中活跃)
KEGG 通路分析(看它们参与了什么信号通路)
工具有很多,比如:
R 中的 clusterProfiler
Metascape(网页工具,新手友好)
DAVID(在线工具)
最后结果一般是一些富集的生物通路名称 + p值排名 + 可视化图表。
步骤4:聚类分析和热图可视化
我们可以用差异基因的表达矩阵画一个热图(heatmap):
方便观察样本之间是否能分成清晰的两类
看某些基因是否表达模式一致(上调 or 下调)
工具:R 包 pheatmap、ComplexHeatmap,或者 Excel 插件、GraphPad Prism
步骤5:PCA分析和网络图挖潜在机制
PCA(主成分分析)可以帮助你判断:
样本之间是否能清晰分类
有没有“杂质样本”影响分析
你还可以进一步用:
STRING数据库画蛋白互作网络
Cytoscape 做调控网络图
这部分偏进阶,但也是组学分析中很重要的“找机制”的手段。
五、如果我不会写代码怎么办?
不想碰 R/Python ?也有救!
以下是几个不用写代码也能分析 GEO 数据的“傻瓜工具”:
GEO2R(官方):
GEO 页面里自带,有“Compare two groups”功能,适合快速做差异分析。
Metascape:
https://metascape.org
一键做富集分析,图也好看。
iDEP:
https://bioinformatics.sdstate.edu/idep/
界面简单,支持PCA、热图、富集通路图,全中文说明。
你只要把表达矩阵粘进去,就能出结果。
六、写文章/做汇报的时候怎么“讲人话”?
最后一步,别忘了你分析的最终目的——讲故事!
你得把上面的所有分析,变成一句话结论,比如:
“我们发现 ABC 基因在乳腺癌中显著上调,可能通过 PI3K-Akt 通路调控细胞迁移。”
“PCA 结果显示处理组和对照组有明确聚类差异,表明该药物干预效果显著。”
搭配热图、火山图、通路图,你就可以写出一段靠谱的结果部分。
七、总结:GEO+组学分析,是科研效率杠把子的组合
现在这个时代,很多事情都比以前简单了:
数据是现成的(GEO)
工具是免费的(R、网页平台)
分析流程也不神秘
你唯一要做的,就是:
提一个好问题,找到合适的数据,跑出真实可信的分析。
只要你愿意动手,GEO 是个永远挖不完的宝藏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