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erU 和 Docling 在处理 RAG 文档时各有优势,具体取决于你的需求和使用场景。如果注重文档解析精度和多语言支持,MinerU 是较好的选择;若侧重于多模态数据处理和与现有 AI 框架集成,Docling 更为合适。以下是具体分析:
- 文档解析能力:MinerU2:解析能力强大,能精准提取学术论文、财务报告等多种文档中的文本、公式、表格和图像,将复杂 PDF 转换为 Markdown 和 JSON 等格式。它集成了 LayoutLMv3、YOLOv8 等模型,布局检测在学术论文上可达 77.6% mAP,公式检测 AP50 为 87.7%,公式识别 CDM 分数达 0.968,表现出色。Docling1:主要基于 RT-DETR 设计,利用 DocLayNet 和 TableFormer 等模型,可准确提取文本、表格和图像,能处理 PDF、DOCX 和图片等多种格式,将其转换为 JSON 和 Markdown,在保留文档结构方面表现良好。
- 多模态支持:MinerU3:支持多模态解析,可处理表格、公式、图像等元素,但主要还是侧重于从文档中提取各类信息并结构化,对于多模态数据的综合处理和利用能力相对 Docling 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Docling:专注于多模态检索增强生成,可处理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数据类型,能更好地整合多模态信息,增强对上下文的理解,在多模态 RAG 场景中更具优势。
- 与 AI 框架集成:MinerU:未特别强调与特定 AI 框架的集成,但其输出的 Markdown 和 JSON 格式便于与常见的 RAG 系统集成,可将提取的内容用于下游 NLP 任务和知识库构建。Docling:可与 LangChain 和 LlamaIndex 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框架无缝集成,非常适合用于构建 RAG 系统和问题解答系统等应用。
- 性能与资源需求:MinerU:处理速度较快,比同类工具快 4 倍,且支持多语言 OCR(84 种语言)。不过,它依赖 Docker 和 CUDA 环境,需要本地 GPU 资源,表格处理速度相对较慢,配置较为复杂。Docling:设计用于在对资源要求最低的商品硬件上运行,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使用传统的 OCR,处理速度可提高 30 倍,同时减少错误,对硬件资源的要求相对较低。
- 开源与生态:MinerU:是开源项目,其 GitHub 仓库提供了完整处理管道、预训练模型和多样评估数据集,生态较为完善,且有中文文档,对本土开发者友好,还提供在线试用网页。Docling:同样是开源工具,具有通用格式支持和模块化架构,方便用户根据需求进行扩展和定制,适合企业在实际应用中利用人工智能生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