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普插件库

jQuery插件大全与特效教程

程乙本,对比研究脂本的好助手。文本对比哪里找?

201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红楼梦》程乙本。拥趸程乙本的,仿佛有胜利感,但你注意的话,这回出版的红楼梦还有个附加限定——纪念版。

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红楼梦》,以程伟元乾隆五十七年(1792)活字本(胡适命名“程乙本”)为底本的。经历1957年、1959年、1964年三次再版,到1981年最后一次印刷。

自1982年开始,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红研所校订本,前80回以庚辰本、甲戌本等脂本为底本,后四十回仍然要采用程高本。这才是至今公认的版本,尽管个别细节仍在争议中。因为脂本早于程高本呀!

我也认为重印程乙本是重要的,它对红楼梦做了较多较大的润饰,读起来流畅了,语言文明些了,前后矛盾之处也对应了些。适合只想简单了解红楼梦的人。少了些戾气乖僻,对孩子也友好一点点。(对研究者意义更大。)

但也恰恰因为程乙本对红楼梦做了较多较大的润饰,这使得读者更难理解红楼梦了。作者费尽心机设置的歧语和荒唐处,看着碍眼就改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所谓的矛盾荒唐,难道作者自己不知道?只是不解其中味而已!或者怕被和谐的原因。

程甲本(1791)和程乙本(1792)出版时间仅仅相差70天,匆匆背后的原因令人费解。程乙本引言解释说,“今得后四十回合成完璧……因急欲公诸同好,故初印时不及细校,间有纰缪”。通常认为程高新发现了梦稿本,才匆匆改版。我曾读过几页梦稿本影印,读不下去。字迹极其潦草,改动杂乱,稿本命名生动形象。

手头上有光明出版社的乾隆抄本百廿回本(梦稿本),和程乙本差异极小。梦稿本应该是程乙本诞生的源稿。

私以为之所以要匆匆改版,就是清庭不满意程甲本。尽管程高已经很谨慎了,对脂本《红楼梦》做了较大修改,但红楼梦反清倾向仍然引起清庭的注意。这个事关重大的问题迫使程高对程甲本或删或改,做了约两万字的大手术,能诸如事关“清 明 风 月 水 石”“胡虏”,特别是删除耶律雄奴和翠樾埭(此处还把袭人排在黛玉前面的改动)等文字,表忠心的诚意极大……比如贾雨村胡(湖)州人,茗烟(焙茗),满把晴(清)光护玉栏,雨过天晴(青),冷月葬花(诗)魂……又如,怀(悲)金悼玉这个事关红楼梦主题的改动,看似没差别,但你查字典,“怀”还有恨的意思,歧义没了。又如,刘姥姥讲故事,“生得雪(粉)团儿一般”,雪团儿是对宝玉的诅咒了,粉团儿就显得刘姥姥和气了,善良了。

用搜索会发现程乙本多了十多处:脸“一红”“飞红”,实际上影响了凤姐黛玉香菱晴雯的形象。也意图把红楼梦向情爱之书上引导。

程乙本在关键之处的改动,极大削弱了红楼梦的反清意向。但我们也能理解程高的“苦衷”,程高“保全”红楼梦的意义是不能完全否定的。

如今知悉程乙本的改动,有太多好处,对比程乙本的改动,反而有助于读者更快更容易把握红楼梦想表达的主旨,尽管怀金悼玉不是全部红楼梦想要说的。

程乙本的书没有必要买,文章开头就提示了可以在“微信读书”app中搜索到红楼梦纪念版。

不同《红楼梦》文本对比,也有大神做出来了。网上有师明礼先生的红楼梦十个版本的文字逐句逐字对比,内容为1-50回。2024版。看到作品后,会明白师先生花费了巨大心血,特别感谢人家无偿共享!

百度网盘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7v5XomWU79O1g0VLdvp_6w?pwd=1234

提取码:1234


附录:

《红楼梦序》(程甲本《红楼梦》卷首)程伟元:

《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者也。然目一百廿卷,今所传祗八十卷,殊非全本。即间称有全书者,及检阅仍祗八十卷,读者颇以为憾。不佞以是书既有百廿卷之目,岂无全壁?爰为竭力收罗,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心,数年以来,仅绩有廿余卷。一日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遂重价购之,欣然繙阅,见其前后起伏,尚属接筍,然漶漫不可收拾。及同友人细加釐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复为镌板,以公同好,《红楼梦》全书始至是告成矣。书成,因并誌其缘起,以告海内君子。凡我同人,或亦先观为快者欤?

小泉程伟元识。

(奇怪不?红楼梦作者自己为什么不制版出书?是书稿未成,还是有所忧虑?

时至今日,仍然冠曹雪芹之名。尽管曹雪芹具体是谁争议颇大,未见能有令人信服者。

“漶漫不可收拾……细加釐剔”,剔了啥?漶,文字图像不清。但也有“水患”的意思呀!程书商绝对读懂了红楼梦,而且笔法都学会了。

先观为快!欲图完美,需要芹脂再生!)


《红楼梦序》(程甲本《红楼梦》卷首)高鹗:

予闻《红楼梦》膾炙人口者,几廿余年,然无全壁,无定本。向会从友人借观,窃以染指嘗鼎为憾。今年春,友人程子小泉过予,以其所购全书见示,且曰:“此僕数年铢绩寸累之苦心,将付剞劂,公同好。子閒且憊矣,盍分任之?”

予以是书虽稗官野史之流,然尚不谬于名教,欣然拜诺,正以波斯奴见宝为幸。遂襄其役。工虽竣,并识端末,以告阅者。

时乾隆(56)辛亥(1791)冬至后五日铁岭高鹗叙并书。

(距甲戌本乾隆十九1754,37年)

(不谬于名教,托词。和红楼梦开篇絮叨的许多话作用相同,卸罪。稗官野“史”就说明了。

程甲本时,未得全璧。)

《红楼梦引言》(程乙本《红楼梦》卷首)程伟元、 高鹗

是书前八十回,藏书家抄录传阅几三十年矣,今得后四十回合成完璧。缘友人借抄争观者甚多,抄录固难,刊板亦需时日,故集活字印刷。因急欲公诸同好,故初印时不及细校,间有纰缪。今复聚集各原本详加校阅,改订无讹,惟识者谅之。

(高鹗说,“今得后四十回合成完璧”。高鹗续书自然不成立,补著尚成立。

最关键的问题是,既然因为得后四十回而匆匆改版,然而程甲本和程乙本在后四十回几乎没有区别。这个理由是不是太牵强了。

间或有谬,是对朝廷认错的“真话”,必须对之前版本作出否定。因为脖子后面有刀。惟识者谅之,请看官原谅!)

书中前八十回抄本,各家互异;今广集核勘,凖情酌理,补遗订讹。其间或有增损数字处,意在便于披阅,非敢争胜前人也。

(有增有损,意在便于披阅,托词。非敢争胜前人,不敢说改动比原作好,此是向原作者道歉!)

是书沿传既久,坊间缮本及诸家所藏秘稿,繁简歧出,前后错见。即如六十七回,此有彼无,题同文异,燕石莫辩。兹惟择其情理较协者,取为定本。

(事具体,此为真)

书中后四十回系就历年所得,集腋成裘,更无他本可考。惟按其前后关照者,略为修葺,使其有应接而无矛盾。至其原文,未敢臆改,俟再得缮本,更为釐定,且不欲尽掩其本来面目也。

(对应第一段,证明得后四十回是托词。未敢臆改,那为啥?为头上脑袋!不欲尽掩其本来面目,又是道歉,改动非本意,没办法的事。)

是书词义新雅,久为名公钜卿赏鉴,但创始刷印,卷帙较多,工力浩繁,故未加评点。其中用笔吞吐,虚实掩映之妙,识者当自得之。

(红楼梦“其中用笔吞吐,虚实掩映之妙”。高鹗的意思是,书中的词义,读者当自得。尽管改动了,原作者的用笔之意仍然能读出来。)

向来奇书小说,题序署名,多出名家。是书开卷略誌数语,非用弁首,实因残缺有年,一旦颠末毕具,大快人心,欣然题名聊以记成书之幸。

(肯定红楼梦奇书,广告语,作序自谦。颠末毕具,难为高鄂了。改动主要是前八十回,不奇怪么?)

是书刷印,原为同好传玩起见,后因坊间再三乞兑,爰公议定值,以备工料之费,非谓奇货可居也。

(广告语!)

壬子乾隆57 (1792)花朝后一日,小泉、兰墅又识。

(距甲戌本乾隆十九1754,38年)


由于后四十回缺少脂本对比,程高对其作了多大改动,只能是个谜了。

后四十回是石头 情僧 吴玉峰 孔梅溪的笔墨,还是曹雪芹的初笔?不得而知了。感觉大部分还是曹公笔墨,只是缺少时间润色,及创制诗词。另外由于缺失或高鹗补著修改,也多见不合乎前80回之处。后四十回违“和”之处肯定多,改动大,也能想得见。程书商找高鹗合作,仰赖高鹗动笔之处应该不少。

尽管残缺,不妨碍《红楼梦》的伟大,向“曹雪芹”致敬!

#解味红楼#?#红楼梦版本#?#程乙本#?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